壯闊台灣

為什麼需要應變計畫

從今天開始,10 天就緒

天災人禍無預警地降臨,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應積極做好準備。

準備工作從擬定緊急應變計畫開始,為自己及家人備妥足夠的物資,以確保災難發生後至少 具有10 天生存無虞的準備。當 10 天的準備完成時,方能從容應對各種緊急情況,如停電、地震、火災疏散、海嘯等。

災難發生初期,救援資源往往無法及時抵達。因此,「 10 天就緒」 的應變能力至關重要,這樣的準備能讓你在第一時間展開自救互助,與身邊的人共度難關,爭取黃金救援時間,大幅提升生存機會。

10 天準備看似工程浩大,令人卻步。其實,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輕鬆打造完善的防災體系。依循這本手冊由淺入深,逐步建立個人、家庭乃至社區的防災能力。

手冊內容不僅包含 10 天物資準備,更涵蓋緊急應變的實用知識,如災難現場的初期創傷處置、輕型搜救、基本維生等技能。

立即下載手冊,以便離線使用,按照自己的步調,循序漸進地完成各項準備。當下一次災難來臨時,自己就能成為自救、救人的關鍵人物!

提前做好準備

一場災難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想一想,如果發生地震,而你和家人不得不在缺乏自來水、廁所以及可用電器的情況下度過數週的時間,你會做出怎樣的準備?

在做好災難應變準備之前,建議你先記錄自己的想法,以便日後使用。

寫日誌是一種記錄方式 — 可以記錄你所擁有和消費的東西、做過和經歷過的事情、生活中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及感受。

將備災過程記錄下來的好處:

  • 保持正確的方向或計畫:寫下你經常做的事情,有助於你堅持自己的目標。
  • 面對恐懼:將害怕的東西寫下來,甚至分享給他人,你將更容易獲得幫助,並學習面對恐懼。
  • 克服拖延症:將小任務寫下來,你更有可能快速地完成它們。
  • 從緊急情況中學習:寫下自己處理緊急情況的方法,你可以更從容的應對緊急情況。
  • 慶祝進步:重溫自己的日誌,可以讓你看到自己走過的路,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日誌有多種形式,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你就更能堅持下去。你可以使用下列幾種方式做記錄:

  • 筆記本和筆
  • 電腦上的文件
  • 手機上的語音應用程式
  • 在手機上錄製影片

想像一下,當你遇到了一場嚴重的災難,在災後的 10 天內,你可能面對的情況是什麼?你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模擬情境

凌晨 3 點,你和家人遇到了一場災難性的地震,你的手機收到了地震警報。
家中櫥櫃倒塌、物品掉落滿地,你的社區被斷水斷電,聯外道路也被封鎖,甚至你住家房屋的建築結構安全也出現疑慮。

  • 試想你和家人在災難發生時,有哪些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你們將會採取哪些行動?

    • 當你感到搖晃或手機發出地震警報時,你和家人是否已經採取保護措施?
      例如趴下、掩護和穩住動作?
      這需要花一些時間練習。
    • 家中的書櫃、衣櫃和櫥櫃是否已經牢固的鎖在牆面上?
      如果沒有,盡快做好固定。
    • 確保你的家人都知道地震結束後該待在哪裡?
      如果要到屋外避難,集合點在哪裡?
    • 你和家人面對地震發生時,你們的反應是什麼?
      把它記錄下來。

以下提供了災後 10 天內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境,讓你和家人有思考和討論的方向。
請將這些想法記錄下來,製作你的災後 10 天日誌。

第 1 天

家中可能會發生天然氣外洩或水管破裂。

  • 你或你的家人是否知道電源、瓦斯或自來水總開關的位置,以及如何關閉它們?

第 2 天

你和家人口渴了。

  • 你如何準備乾淨的飲用水?每個家人分配到的用量?
  • 當儲存的水越來越少,你是否知道你所在的地方還有哪些乾淨的水源?你是否知道該怎麼淨化這些水以便飲用?

第 3 天

家中儲備的食物逐漸地消耗。

  • 你是否已準備足夠提供家人食用至少 10 天的食物份量,你是如何準備的?
  • 你是否能辨別家中有哪些食品可以食用?你知道食品正確的保存方式嗎?
  • 你如何安撫家人對食物減少的恐懼?
  • 當家人渴望吃到新鮮和加熱過的食物,你知道如何在沒有瓦斯及電力的情況下烹飪?家裡有哪些可以用於戶外或露營烹飪的器材?
  • 你願意和鄰居交換需要的食物嗎?

第 4 天

如何確保家人及寵物的排泄物及廢棄物能得到適當的處理?

  • 你知道雙桶廁所嗎?
  • 家中誰負責收集和處理寵物的排泄物?
  • 如果有行動不便的家人,你該如何協助他們解決如廁的問題?

第 5 天

  • 家裡的長輩如果需要處方藥物,藥量足夠 10 天嗎?
  • 緊急情況下要如何取得藥物?

第 6 天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

  • 家裡是否準備了足夠的睡袋或保暖毯?
  • 如果必須在屋外避難,家裡有帳篷嗎?還有其他可以用來遮蔽風雨的工具?
  • 行動不便的家人又該如何在室外避難?

第 7 天

你的家人受傷了。

  • 你知道該如何清潔並包紮傷口?
  • 家裡是否有準備急救箱?
  • 如何安撫受傷的家人?

第 8 天

你開始擔心住在外地的家人和親戚,但你無法聯繫他們。

  • 你是否確保在外地的家人已做好災難應變準備?
  • 他們有其他緊急聯絡人可以聯繫?

第 9 天

家庭垃圾堆積如山,散發臭味。

  • 你是否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 你是否有足夠的用具來收納垃圾?

第 10 天

經過社區的車輛越來越多,代表聯外道路可能已經復原,你的生活環境也逐漸恢復正常。

  • 你和家人是否有足夠的人身保險?
  • 你的房屋是否有地震、火災或水災的保險?
  • 災後你是否用書面或拍照記錄了你的財產損失情況?
  • 其他需要記錄並評估的事情

    • 記錄 10 天內你和家人消耗的食物、用水量與飲食習慣,並記下你和家人的飲食禁忌、什麼食物可以提供你們心理的慰藉。
    • 你和家人在 10 天內需要多少衛生紙等生活必需物資,並學習如何處理排泄物及廢棄物。
    • 評估家中有哪些急救物資?你和家人具有哪些急救技能?
    • 記錄家中成員需要處方藥物的用量並取得緊急聯繫管道,確保藥物必須防水保存。
    • 你的家人如果需要使用電動輔具,應準備好備用電源。
    • 注意你和家人在避難時的心理感受,準備能提供心理慰藉的物品。
    • 你的住家房屋結構是否達到耐震標準?
      如果沒有,你可能需要進行改造或補強。
  •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你面臨到災難,你想對自己說的話...

    • 這是災難的第 1 天,你已經準備好了 10 天的災難應變計畫,請給未來的自己寫下一些建議或鼓勵的話放在你的緊急避難包裡,可以是一封感謝信,也可以是如何幫助自己和他人舒緩緊張情緒的方式。
    • 災後第 3 天,你和家人都安然無恙,也和外地的家人朋友取得聯繫。
      問問自己現在的感覺如何?可以照顧好自己,還能給他人什麼支持?
      或是你可能還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如何讓你的現況更好?
    • 災後第 7 天,你和家人已經熬過了一周的時間,你們感到疲憊且無聊,無法烹飪也沒有娛樂活動,大家越來越不耐煩。
      但退一步來看,你的緊急應變計畫已經讓你和家人安全的活到了第 7 天。對自己和家人說聲謝謝,並仔細想想接下來的情況。
      你可能會看到急救人員,以及來自社區、慈善機構及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你和家人的生活將如何從這場災難中恢復?你能對其他需要關懷的人提供哪些支持?
    • 水電及瓦斯都恢復了,你和家人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
      至此,你可以結束災後日誌的練習,但在結束之前,問問自己並記錄以下的問題:
      • 下次我要如何才能準備得更充分?
      • 我如何幫助我關心的人也做好緊急應變計畫?
      • 我對家裡和社區的看法是否有任何改變?
        為什麼會改變?有怎樣的改變?
  • 目標:透過創造內心的平靜來做好準備。
  • 在不確定的時期,包括災難發生後,當你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時,你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衝擊。
  • 做好準備可有助於強化內心的平靜,增加你的安全感。
  • 練習正念也可強化內心的平靜。正念意味著全心的投入、清楚自己身處何方、正在做何事,不會為任何事情反應過度,也不會被周圍發生的事情所淹沒。
    保持正念可以讓你度過困難的時間,並幫助你做好災難準備。
  • 練習正念技巧,舒緩你的情緒!以下是練習正念技巧的四個步驟。

你的應變計畫

應變計畫首先要考慮家中每個人可能需要什麼,以及可能遇到的風險。目標是確保每個人都提前做好準備。
當每個人都為突發狀況做好準備時,就能挽救生命,也能更快恢復正常生活。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險。如果你住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中,那麼風險可能會與生活在海邊的人有所不同。
當災難發生時,你和家人可能不會待在一起,因此,請你務必了解哪些類型的災難可能會影響你所在的地區。

你可以查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災害潛勢地圖或消防署的全民防災e點通,了解居住地面臨的各類風險,如地震、淹水、土石流和海嘯,或詢問縣市政府的消防單位。

與家中的每位成員討論,緊急情況下應該怎麼做?當災難來臨時,可能需要就地避難或撤離,無法聚在一起。事先計畫被迫分開時如何重新聯繫彼此是很重要的。

需要考慮的重要事項:

  • 外地聯絡人:你能夠與哪些可能未受災難影響的人聯絡?
  • 疏散路線:從家中及居住社區撤離的路線。
  • 集合地點:如果不在家中,發生災難後大家要在哪裡集合?
  • 失散的聯繫方式:如果不幸失散,相互聯繫的計畫是什麼?
  • 分享計畫:讓家人和外地朋友等其他人了解你的計畫。
  • 緊急聯絡資訊應包含:
    • 家裡電話、地址。
    • 家庭成員姓名、手機號碼、社群帳號名稱、E-mail。
    • 家庭成員醫療資訊,包含用藥資訊、常去的醫院名稱、醫師姓名及連絡電話。
    • 家庭成員緊急集合點、注意事項。
    • 保母、看護、托嬰中心、學校或工作場域的緊急聯絡人姓名、電話、地址。
  • 資料儲存與備份
    • 將完成的緊急通訊計畫分享給家人和外地聯絡人,並以數位和紙本方式保存。
    • 備份重要電話號碼:確保重要的電話號碼不只是存在你的手機中。
  • 制定應變計畫是一項重要工作,每個人都應該參與。
  • 計畫內容必須包含如果你得離開或必須待在原地避難時,你和家人該怎麼做。

考慮具體的需求

  • 根據你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和責任,制定計畫和準備物資。
  • 討論自身的需求和責任,確定家人之間如何溝通、協助彼此、照顧小孩及寵物、顧及工作或
  • 請考慮以下因素:
    • 家庭成員的年齡差異。
    • 協助他人的責任。
    • 經常出入的地點。
    • 飲食需求。
    • 醫療需求,包括處方藥和醫療設備。
    • 身障者行動需求,包括裝置和設備。
    • 語言能力。
    • 文化和宗教考量。
    • 家中學齡前兒童。
    • 寵物或服務性動物。

避難物資的準備

就地避難

就地避難時,你需要為家中的每個人準備足夠的物資,以便在沒有電、自來水和可用廁所的情況下生存 10 天的時間。
該準備什麼?可以試試下面的「 6 大類物品」:

  • 【人和寵物】 食物、水、盥洗包、護理用品、衣物、寵物用品、照片、其他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以及可提供心理支持的遊戲書籍。
  • 【醫療衛生】 消毒液、酒精、藥物、助聽器、眼鏡、醫療器材及急救包。
  • 【 3C 設備】 電話、個人電腦、硬碟、隨身碟和行動電源、充電器。
  • 【財務】 提款卡、信用卡、現金、保險箱鑰匙。
  • 【證件和重要文件】 身分證、健保卡、駕照、護照、簽證、保單、公司證件、遺書、緊急聯絡人通訊錄等的影本。
  • 【重要工具】 頭燈/手電筒、電池、瑞士刀、求生哨、收音機。
6 大類物品
6 大類物品

除了上述「 6 大類物品」外,在決定避難所需的物品時,還需要採取下面的重要步驟:

  • 追蹤 10 天內家庭的飲食情況,以便了解你需要準備多少食物。
  • 找尋你家可能已經擁有的物品,比如手電筒、備用電池、行動電源、重要文件副本、水和不易腐敗的食物。
  • 每次去超市或大賣場時,請額外購買一些經常使用的物品。
  • 社區中的食物銀行也是取得緊急物資的潛在資源。
  • 儲存重要文件和物品:將身分證件、健保卡、護照、出生證明、地圖和電子設備等重要文件和裝置儲存在防水的地方,比如密封的防水塑膠袋中。
    也可以將重要文件以紙本和數位化的方式保存。
異地避難
  • 如果需要離開住家避難,你應該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以便隨身攜帶。
  • 避難包該放些什麼?建議你從上述的「6 大類物品」開始。
緊急避難包
緊急避難包

科技讓災難準備比以往更容易,在災難發生時可能會用到的電子設備有手機、充電器、行動電源、、手電筒及對講機等物品。
若你沒有妥善維護這些設備,它們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無法使用,以下是確保你做好準備的建議:

確保手機和行動裝置有充足電量

  • 為你的手機和其他行動裝置準備緊急充電設備,請確保家中所有行動電源的電力充足。
  • 在惡劣氣候來臨之前,確保家中所有電子設備都已充電完畢。如果停電,減少使用次數以節省電池電量的耗損,並隨時備妥備用電源。
  • 隨時在車上保留一個攜帶式充電器,可以的話請準備備用電源。
  • 將手機設置為低耗電模式或飛航模式以節省電力。
備用電源
備用電源

使用簡訊、社群媒體和電子郵件與家人朋友聯繫

  • 簡訊:在緊急情況下,行動網路可能會超載,難以撥打和接聽電話。
    簡訊所佔用的頻寬較小,因此在許多人同時使用手機的情況下,使用簡訊聯繫較為可靠。
  • 社群媒體:例如 Facebook 和 IG 及 ,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了解家人和朋友的現況。
    Facebook 的「安全回報」功能允許用戶在災難期間發布狀態更新,標註自己是安全的。

儲存重要文件

  • 將重要文件儲存在安全的、受密碼保護的隨身碟、外接硬碟或雲端硬碟。
  • 安裝可讓你手機的相機具備掃描功能的應用程式,或是拍照記錄,這可以讓你保存重要文件的電子版,如照片、保險單、身分證明文件和醫療記錄。
    同時,不要忘記掃描你寵物的重要資訊。
  • 為了保護照片和其他重要電子文件,請定期備份你的電腦。
  • 定期更新聯絡人清單,同步更新所有
  • 透過通訊軟體或社群平台創立家庭/朋友/同事等群組,以便在災難期間了解彼此的情況。

設定接收緊急警報

災難發生時,要了解你所在地區的災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註冊接收緊急警報。

  • 國家警報:確保你的手機可以接收緊急警報。
    • Apple 裝置:進入「設定」,點選「通知」,將螢幕向下滑至底部,直至看到「政府警報」。如果開關為綠色,則表示通知已開啟。
  • Android 裝置:進入「設定」,搜尋「緊急狀況」或點選「安全與緊急情況」。確保「地震警報」和其他警報選項已開啟。
  • 你也可以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 ( iOS / Android )、中央氣象署W ( iOS / Android ),掌握災害威脅、避難所位置和其他重要安全訊息的更新。
消防防災e點通
消防防災e點通
中央氣象署W
中央氣象署W
  • 當你外出時,請註冊你所造訪的國內外地區的災難警報通知系統。

在災難或其他緊急情況後都必須經歷生活重建的挑戰。製作個人財務、保險、醫療和財產等記錄清單,對於災後快速恢復你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復原至關重要。

  • 收集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個人財務、保險、醫療和財產清單。
  • 可以考慮開設緊急儲蓄帳戶,作為災難發生後的備用金援。
  • 在家中安全的地方保存少量現金。災難發生時,提款機和信用卡可能無法使用,你和家人需要用小額現金購買必需品、燃料或食物。
  • 規劃保險,包括住宅火險、個人健康醫療險、意外險、壽險等等,確保你擁有的保險金額和類型能滿足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需求。

以下提供一些準備方法,以減少災難對你和家人財務的影響。

  • 將重要資料儲存在保險箱、外部硬碟或雲端,並用數位及紙本的方式建立副本,以便在災難發生時容易取得並攜帶。
  • 家庭成員識別資料:照片、、護照、寵物晶片證明文件。
  • 財務和法律文件:包含銀行存摺、提款卡、印章、收支記錄、債務文件及保險證明等等。
    • 有些個人和家庭可能因災難發生而遇到財務困難。
      如果你無法按時支付貸款,在跳過任何付款或採取任何違反貸款條款的行動之前,請立即聯繫銀行。
  • 家庭成員的醫療資訊:醫療機構及醫師資訊、健保卡影本、用藥資訊。
  • 其他:房屋所有權狀、租賃契約、水電費帳單或工作證明等等。
  • 為你的不動產或動產的保險:針對房屋或財產投保能確保你具備財務能力來修復、重建或更換不動產或動產。
    • 投保時提供詳細的財產清單,包含年份、品牌、型號,可證明投保物件的價值。甚至可用來提供稅務減免的證明。
    • 你可以拍攝照片或影片來記錄你的財物。針對較貴重的物品,你可能需要進行評估以確定物品的價值。
    • 確保將你的財產清單儲存在災後容易取得的地方。
  • 你和家庭成員常用的聯絡資訊:工作地點、日照中心、學校、銀行、保險專員、宗教場所。
  • 重要的紙本文件或數位儲存設備如外接硬碟或隨身碟,請存放在防水的密封袋中。

一旦做好計畫,就要付諸實行!這是確保計畫有效的最佳方法,最好在災難發生之前就知道計畫的哪些部分行得通,哪些部分行不通。以下是可以驗證應變計畫的方法:

  • 每年 2 次定期和家人檢視、討論及演練你們的應變計畫,務必讓所有家人記憶猶新。
  • 定期測試離家避難的路線。
  • 如果你家中有寵物,進行避難演練時也應施行寵物避難計畫。將寵物放進籠子或繫上項圈及牽繩。
  • 參與政府或社區舉辦的防災演習。
  • 參加野外露營的活動。

食物計畫

災難發生後,可能會出現持續數天的停電情況。請規劃及準備至少 10 天的糧食,讓你和家人及家中需要食物的動物能夠度過這段時間。
有了食物計畫,你會知道如何收集和保存食物,以及如何在沒有電或瓦斯的情況下準備這些食物。

  • 將食物儲存在有蓋的容器中。
  • 若停電超過 4 小時,請勿食用冷藏的食物,也不要食用已解凍的冷凍食物。
  • 需低溫保存的食物在室溫環境下細菌會快速增長,在室溫下放置 2 小時或更久的食物應盡速丟棄。
  • 請盡量保持冰箱冷凍庫及冷藏庫的關閉。
  • 檢查食物保存期限,並根據需要替換食物。
  • 罐裝或紙盒裝的保久乳開封後要盡快食用完畢。
  • 避免食用凹陷、變形或膨脹的罐頭,因為食物可能已經變質,若食用後最嚴重可能會致命。
  • 在室內使用燒烤爐烹飪可能引發包括一氧化碳中毒、火災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危險。
    在遇到停電時,請務必使用安全的替代方法進行烹飪,例如露營爐、卡式瓦斯爐或專為室內使用而設計的戶外烹飪設備。
  • 為了保持衛生和減少火災的風險,不要讓食品類垃圾堆積在室內。
  • 保持烹飪器具和餐具的清潔。
  • 不吃任何看起來異常或氣味異常的食物。
  • 「如果有疑慮,丟掉它」

準備 10 天的食物儲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可從小地方著手。以下是一些建立不易腐敗的食物庫存的簡單方法:

  • 每次採購食物時,多買一個罐頭食品當作儲糧。
    推薦:豆類、罐頭湯、罐頭蔬菜、罐頭魚。
  • 買米時,另外將少量米存放在可以保存食品安全的容器中。
  • 從市場購買當季的農產品,然後自己進行冷凍、烘乾或醃製。
  • 從超市購買麵包,冷凍保存。

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不熟悉的食物會讓每個人感受到更多的壓力,特別是幼兒。
請盡量選擇你和家人習慣食用、無需冷藏且保存期限長的食品,也要特別注意家人的特殊飲食需求。 建議的儲備食品包括:

  • 即食罐裝的肉類、魚類、水果和蔬菜。
  • 罐頭湯和
  • 水果條、果乾。
  • 乾麥片、穀麥片和什錦堅果。
  • 堅果醬、花生醬。
  • 蛋白棒、高熱量食品。
  • 吃了會讓人心情愉悅的食品。
  • 米餅和餅乾。
  • 罐裝、鋁箔包裝可久放的果汁及保久乳。
  • 即時配方奶或配方奶粉。
  • 嬰幼兒食品和沖泡配方奶粉的
  • 如果家中空間有限,可嘗試在衣櫃後面、下尋找空間。
    也可藉此機會,花一些時間清理不需要的物品,以創造出更多可用的空間。
  • 注意袋裝食品的存放位置,因為它們容易被昆蟲和動物咬破。
  • 請留意不要儲存食物後就忘了它們的存在。
    定期食用和更換儲備糧食,確保它們不會過期。

在增加食物儲備的同時,請考慮如何在沒有電源、電器的情況下烹飪,同時也必須考慮如何在戶外烹飪。
無論你偏好哪種替代烹飪的方法,最好都能規劃超過一種烹飪方式,並儲備必要的燃料來源。以下介紹幾種替代烹飪的方法:

  • 避開太鹹、容易導致口渴的食物。
  • 記住特殊的飲食需求和文化中飲食差異。
  • 使用免洗餐具或是少量清水就可清潔的餐具。
  • 儲備各種替代燃料以供在烹飪時使用,例如木炭、瓦斯罐或木柴。

儲水計畫

儲備安全的飲用水在災難發生期間至關重要,在壓力大的情況下你更需要補充水分。
儲水計畫可以讓你了解如何收集儲存可供你和你家人的 10 天用水,並在缺乏現代便利設施的情況下保證飲用水的安全性。

  • 飲用水是指未受污染的水,可以安全地用於飲用、刷牙、烹飪及保持衛生。
  • 避免使用來自河流、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水,因為這些水源可能受到生活污水、牲畜排泄物、化學物質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使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導致疾病。
  •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使用來自一般水龍頭的混濁水,或是溪流、池塘的水,務必過濾處理後才能使用。
    如果無法處理,請盡量延遲飲用可能被污染的水。但切記,不要讓自己脫水。
  • 避免使用洪水、含有漂浮物的水、有異味或顏色較深的水,也避免使用被燃料或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的水,因為煮沸或消毒都無法保證安全。
  • 請勿將泳池消毒錠劑用於飲用水的消毒。
  • 如果你不確定你的水是否安全,請勿使用。

準備你和家人在緊急情況下 10 天的用水量取決於幾個因素:年齡、健康狀況、身體狀況、活動量、飲食和氣候,每個人的需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 建議的儲水量為每人每天至少 5 公升,用於、烹飪、清潔以及個人衛生。
  • 請考量所需要的水量。
  • 兒童、哺乳期的女性、有醫療需求的家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水。
  • 若住在氣候炎熱的地區,你可能會需要更多水。
  • 有些寵物比其他寵物需要更多的水,請記錄寵物一天的用水量並按照該用量儲存。

你可以購買瓶裝水,或是使用適當的容器盛水。

  • 購買瓶裝水,並將其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放在陰涼、陰暗的地方。
  • 若必須準備自己的盛水容器,請購買食品級的儲存容器。
    在裝水之前,請用洗碗精徹底清洗容器並
  • 瓶裝水須注意保存期限,定期更換。

儲水與食物一樣,需要利用額外的空間來儲存,能儲存多少就儲存多少,並牢記以下幾點:

  • 1 公升的水重量約為 1 公斤,請考量可承受之負重將其存放在你及其他家人可觸及並移動的地方。
  • 請盡可能將水儲存在陰暗、乾燥、持續涼爽的空間,並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最佳儲存溫度約為攝氏 10-21 ℃。
  • 避免將水存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
  • 請勿在化學物質、燃料、殺蟲劑、除草劑或有強烈氣味的產品附近儲水,這些氣味會被儲水容器吸收並轉移至水中。
  • 請盡可能將儲水分裝存放在家中不同位置,若災難摧毀了部分空間,你仍然可取用其他儲水。
  • 請在冷凍櫃中儲存一些水,並製成冰罐,以便在運送食物時將冰罐放入保冰桶中,維持食物的溫度,也有助於在斷電情況下盡可能延長冷凍櫃的低溫狀態,同時冰融化後可作為安全飲用水。
  • 請盡量不要將水存放在高處,避免地震發生時掉落或難以移動。
  • 有哪些地方可以儲水:
    • 床和水槽下面。
    • 櫥櫃和壁櫥中。
    • 車庫和儲藏室裡。
    • 汽車座椅下方。

如果你對水質有疑慮,請對水進行淨化處理。常見的淨水方式有:

淨水方式說明
煮沸將水煮沸至少 1 分鐘。
蒸餾將水煮沸後產生的蒸氣,用另外一個容器收集凝結後所得到的水份。
過濾利用濾水器淨化水質。
淨水錠將淨水錠投放到水中進行消毒。
化學消毒利用碘、含碘藥片或無香味家用漂白劑進行水質消毒。

更多說明請參閱基本維生的淨水章節。

  • 在計算所需的儲水量時,不應將軟性飲料、咖啡和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及酒類來代替水。
  • 減少供水會導致禽畜狀況不佳或損害其健康。
    為避免對動物和牧場資源造成損害,尋找更多水源供禽畜使用相當重要。

衛生與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和衛生計畫對於在災難期間保持健康的生活條件至關重要。
相較於飲用水等其他類型的基礎設施,下水道和廢水處理設施若損壞,通常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使用。

安全提醒

  • 請勿在可能受到洪水、人類及動物排泄物或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的溪流、湖泊及其他水源中洗澡。
  • 請勿用同樣的水源給多人洗澡。
  • 如地下水或飲用水井有受到污染的疑慮,在用來沐浴前,請諮詢衛生部門關於水源污染的檢測或消毒建議。
  • 確保使用乾淨的水來刷牙。

在大型且長期的災難中,自然水管線可能無法使用。但你仍需要保持身體清潔,以避免感染和皮膚過敏。以下是可省水的清潔用品:

  • 不含添加物的純水濕紙巾或嬰兒濕紙巾。
  • 乾洗髮。
  • 消毒酒精。

安全提醒

  • 在處理完人和寵物的排泄物後,必須徹底洗手。
  • 使用雙層塑膠袋裝好排泄物,與其他垃圾分開存放,並且遠離食物和水源。
  • 保持庭院乾淨,不要有的排泄物,以減少感染和疾病。
  • 在每個垃圾桶貼上標籤,讓家庭成員知道每個桶子裡裝的是什麼廢棄物。

儘管你在災難後維持了空間和身體的清潔,人類排泄物仍可能使你和其他人生病。處理排泄物的方法必須簡單、成本低廉,並能夠避免被人體接觸。

處理排泄物的兩種方法:坑式廁所和雙桶廁所。

坑式廁所

  • 俗稱茅坑,需要一把鏟子在地面上挖一個洞,用於在緊急情況下收集人類的排泄物。
  • 坑式廁所非常適合有空地的鄉村地區。
  • 若要在城市中使用,必須符合下列準則。
    • 位置:距離住家和與鄰房三公尺,並且距離河道或水井至少 30 公尺。
    • 深度:至少要 60 公分深,若有 120 公分最好。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較高,若你在下挖時看到土地滲水就停止。
    • 寬度:大約 60 公分寬。
坑式廁所
坑式廁所

雙桶廁所

  • 使用兩個大油漆桶(約 19 公升容量)和堅固的雙層塑膠袋。
  • 以每人每週一桶的排泄物量,規劃需要準備的桶數。
  •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開放空間有限、地下水位較高的都會區。
  • 請將「尿桶」與「糞桶」分別貼上標籤。
  • 將尿液分開儲存可以減少體積和氣味,排泄物將更安全且更易於存放處理。
雙桶廁所
雙桶廁所

請確保妥善存放和處理排泄物,以防止細菌性及病毒性的疾病傳播。

針對小便

  • 可以的話,請往尿桶裡加一些水以稀釋尿液。
  • 將衛生紙放入糞桶中。

針對大便

  • 每次使用後可用樹皮碎片、泥土等覆蓋,幫助糞便乾燥。
  • 使用雙層塑膠袋裝好,與其他垃圾分開存放,遠離食物和水源。
  • 做好密封作業,確保糞便不受寵物、蒼蠅、老鼠等侵擾。

針對經期用品廢棄物

  • 衛生棉條和衛生護墊應放在單獨的垃圾袋中。
  • 如果使用月亮杯,可將杯中經血倒入坑式廁所或便桶中。

養成垃圾減量的習慣,若災難來臨,處理垃圾就不會讓你感到特別困擾。以下是處理生活垃圾的最佳方法:

  • 做好垃圾及廚餘分類和堆肥。
  • 壓扁罐子和箱子、盒子以減少體積。
  • 如需掩埋垃圾的時候,挖一個至少 1.2 公尺深的坑洞,並覆蓋厚度至少 45 公分的土壤進行掩埋,以防止昆蟲和動物的侵擾。
  • 紙張和可堆肥垃圾可埋入坑洞中。 盡可能將垃圾埋在離家遠一點,並注意高地下水位。
  • 在垃圾上鋪上泥土、灰燼、石灰或硼砂,有助控制異味。

車輛安全

  • 在可能需要撤離或發生停電的情況下,保持油箱充滿。
  • 確保胎紋深度足夠。
  • 不要駛過淹水區域。
    • 15 公分的積水可能會使車輛失去控制或熄火。
    • 30 公分的積水能使許多汽車產生
  • 注意淹水退去後的區域。脆弱的道路可能會因車輛重量坍塌。
  • 緊急情況可能影響道路穩定性,避免經過高架橋、橋樑、掉落的電線、號誌或已公告的危險區域。
  • 如果發生爆炸或其他因素使你難以控制車輛,請立即停車並拉起手煞車。
  • 如果電線掉落在你的車上,你可能面臨電擊的風險,在專業人員移除電線前,請留在車內。
  • 收聽以獲取最新資訊或政府的指示。

當災難發生時,以防你被困在車內,請準備車輛防災包放在車內。以下是你應該準備的物品:

  • 三角警示牌
  • 車用手機充電器
  • 保暖毯
  • 紙本地圖

避難計畫

避難計畫可以幫助你在災後為各種安全地點做好準備。
無論你在室內或室外避難、在社區避難所避難或是與家人朋友一起避難,你都需要做好在災難發生後避難至少 10 天的準備。

你可以和你的鄰居及社區成員討論及共享避難計畫:

  • 與鄰居討論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互相幫忙。若發生緊急情況下你無法回家,請事先讓鄰居協助孩子們避難。
  • 了解是否有人擁有特殊設備例如發電機,或者具備專業知識,例如醫療知識,在緊急情況下會有所幫助。
  • 決定由誰來查看老年人或身障鄰居的情況。

注意你所在場所可能發生的任何危險。一旦了解這些危險性,你可以事先採取措施使你所在的場所更加安全。
例如,為了降低地震時的風險,你應該將書櫃和梳妝台等家具固定在牆上,並鎖住任何大型電器或家具的滾輪。

如果發生疫情、危險物質外洩、放射性災難,空氣中出現大量粉塵或嚴重空污的情況,可能會被要求就地避難。

就地避難是指在平時居住的地方避難,限制或杜絕外出。你在前面章節學習的知識都將在避難計畫中落實。

就地避難時你需要先做的事:

  • 盡快把家人和寵物帶進室內。
  • 將門鎖上,關閉窗戶和空氣通風口。
  • 關掉風扇、空調和冷暖氣系統。
  • 可以的話,請進入一個窗戶較少的房間。
  • 使用厚塑膠布和膠帶封住所有窗戶、門和空氣通風口。
    先用膠帶固定塑膠布角落,然後再固定塑膠布所有邊緣。可事先測量並裁剪塑膠布。
  • 隨機應變,利用手邊物品封住房屋或門窗縫隙,防止污染擴散至室內。
  • 關注媒體或收聽,隨時追蹤政府公布的新聞及指示。
  • 若電力及網路中斷,政府可能無法立即提供資訊,你必須清楚現在正在發生的情況以及該如何因應。
使用厚膠布封住門窗縫隙
使用厚膠布封住門窗縫隙

除了前述章節中列出的各樣物品外,你還需要準備以下物品:

  • 家中備用的鑰匙、備用車鑰匙及保險箱鑰匙。
  • 備用電池:可選擇長效型電池。
  • 照明工具:手電筒、頭燈、太陽能或手搖充電式手電筒。
  • 急救箱。
  • 地圖:準備好居住區域的地圖,以及需要撤離時即將前往的區域地圖,最好是紙本。
  • 活動扳手:關閉水電時需要的工具。
  • 多功能工具:像是瑞士刀這類包含刀片、螺絲起子、剪刀、開罐器等多用途工具,能在緊急情況下發揮不小的功用。
  • 收音機:一個簡單的電池式、太陽能或手搖式充電收音機在必要時可以幫助你了解天氣和緊急情況。
  • 大力膠布:可用於各類物品的固定和修補。
  • 口罩:可幫助過濾受污染的空氣,並預防透過空氣傳播的疾病。
  • 滅火器:
    • 請在住家的每層樓和室外不受氣候影響的區域各放一個滅火器。
    • 也確保你的家人能正確使用。
    • 更多資訊請參考滅火安全中的消防資源章節。
  • 睡袋和保暖毯:睡袋是較理想的選擇。
  • 個人需求物品:準備特殊需求的物品,如個人常用處方藥物及非處方藥物、藥膏、備用眼鏡、隱形眼鏡藥水、助聽器電池、換洗衣物、女性生理期用品、衛生紙、餐具、筆、筆記本、書籍、玩具、遊戲、個人盥洗用品、以及任何其他家人特別需要的物品。
  • 塑膠布:
    • 在如廁時,可以利用塑膠布來保護隱私。
    • 建議使用厚度 4 至 6 毫米或更厚的塑膠布來密封門窗、冷暖氣通風口或任何可能漏氣的開口。
  • 垃圾袋。
  • 麻繩及塑膠繩 / 尼龍繩 。
  • 求生哨。
  • 防水地墊。
  • 緊急避難包:
    • 所有家庭成員均應準備一個裝有最基本必需品的緊急避難包,放置在需要快速撤離時容易拿到的地方。
    • 準備內容可參考避難物資的準備章節所提到的 6 大類物品,或是前面列出許多可放在緊急避難包中的物品。
    • 請不要讓緊急避難包太重不便於攜帶,最好限制在體重的 15% 以內。
    • 存放位置:災難發生時你無法預測你會在哪裡,應盡可能分別在家中、學校、工作地點和車內存放避難包。

雖然在自己的生活空間或附近避難是較為理想的情況,但災難可能會迫使你遷移到其他安全環境避難。
包括社區避難所或其他家人朋友的房屋。你應該提前確定幾個選項,以便為任何情況做好準備。

若你必須離家避難,以下是你需要做的事情:

  • 了解幾個社區避難收容所的位置。許多縣市有指定的疏散區域和預定的疏散路線,請事先透過所在縣市的政府網站查詢相關資訊。
  • 提前與住在別處的家人朋友討論可能需要避難的情況,確定幾個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去的地方。
  • 一般來說避難收容所會提供食物、水及廁所設施,但你和家人仍需要攜帶緊急避難包,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家人。
  • 規劃你和家人從住家、工作場所、學校和周圍社區開始的疏散路線。同時也應規劃並熟悉替代路線,以及其他到達避難處的交通方式。
  • 列印一張地圖,標記至少兩條前往工作單位、學校、日照中心和住家的替代路線,放在你的緊急避難包。
  • 如果你可能需要開車撤離,以下是你需要注意的事:
    • 緊急情況下加油站可能會關閉,停電時無法加油,平常請維持車子油箱至少有一半的油。
    • 盡可能只使用一輛車,以減少道路雍塞的情況。

離家前請注意...

  • 關閉並鎖上門窗。
  • 如果擔心淹水,請拔掉電器電源,如收音機、電視和小型家電,同時關閉水、瓦斯或天然氣和電源。
    若無淹水的風險,冰箱和冷凍櫃可以不必拔除電源。
  • 留下訊息,告訴他人你何時離開和前往何處。
  • 穿戴完整包覆腳部的鞋子和提供保護的衣物:如長褲、長袖襯衫和帽子。
  • 查看是否有需要幫助的鄰居。
  • 儘可能依循原先規劃的避難路線撤離。
  • 注意道路上的潛在危險:如被沖毀的道路、橋樑和掉落的電線。
  • 切記!不要進入積水區域。

返家前請注意...

如果你和家人因為災難而撤離,回家前請務必確認並了解目前所在地和原居住地的情況。

  • 請記住災後環境清理完成之前,返家可能是危險的。
  • 預防住家區域尚未復電,請準備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
  • 如果需要開車返家,請將汽車油箱加滿油,確認返家路線上的加油站是否有停止供應加油的情況,並準備水和不易腐爛的食物以備車程中食用。
  • 如發現斷落的電線,請立即遠離並向電力公司報告,可能會有漏電的致命危險。
  • 僅在戶外使用發電機,請不要在室內或車庫內運行發電機,也不要將其連接到自家的電力系統。

身心障礙者不分年齡、種族、性別或國籍,其身體或心理上的不便可能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著生活。
對於身心障礙者及其家人來說,首要考量個人的情況與需求,以便有效地應對災難來臨。

若你是身障者,災難過後,你可能無法到醫院或藥局。
因此,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日常需求,並思考若這些需求受到限制或無法滿足時,你應該怎麼做。

  • 與能夠在災難中幫助身障者的家人朋友建立聯繫,將聯絡名單保存在電子設備中,同時也製作紙本裝在防水袋並放入你的緊急避難包。
    告知他們你儲存緊急物資的地點,可能需要考慮給予對方你家的鑰匙。
  • 規劃你在撤離或災後活動中可能需要的無障礙交通工具。
    請向你所在縣市政府社會局處聯繫,以確定合適的無障礙交通工具選擇,並建立聯繫管道。
  • 如果你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疾病治療或其他維持生命的醫療措施,請了解災後可能可以提供協助的醫療機構,並建立聯繫管道。
  • 如果你在家中使用需要電力的醫療設備,請諮詢你的醫師或設備廠商,了解你可以在停電期間採取哪些措施以保持運作。
  • 災後可能會使藥物取得變得困難,妥善保管並規劃你的處方藥、非處方藥和維生素以備不時之需。
  • 如果你有使用輔具的需求,請規劃撤離時攜帶輔具設備的方式,或不慎遺失時應如何取得。
  • 如果你有溝通上的障礙,請將以上所有資訊儲存於電子設備或是以紙本方式儲存,以方便緊急醫療人員和其他人與你溝通。
  • 如果你擁有寵物或,請準備好牠們的緊急避難包(更多資訊請參考寵物避難計畫章節)。
    如果你需要撤離,也需要知道你的避難所是否允許寵物進入。

身心障礙者的緊急避難包

除了基本生存物資外,緊急避難包應該包括滿足身障者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的個人需求物品。

  • 醫療需求藥物儲備
    • 與醫生或藥師討論如何儲備藥物。
    • 保留處方藥的清單,包括診斷、劑量、頻率、醫療需求和過敏資訊。
    • 儲存處方藥物及額外的非處方藥,如止痛藥和退燒藥、抗組織胺藥和止瀉藥。
    • 準備保冷箱和冰袋,以便保存需要冷藏的藥品。
    • 備用氧氣筒。
    • 健保卡及健保卡副本。
  • 聽障者的需求
    • 助聽器電池。
    • 筆和紙,以便與不懂手語的人溝通。
    • 手電筒;用於輔助手語和唇語的溝通,特別是停電或光線昏暗的時候。
  • 視障者的需求
    • 用點字標籤或大字標記避難物資。
    • 將避難物資及購買地點清單製作成紙本或音檔文件,保存在安全、可隨時取得的地方。
    • 在避難包中放入適合視障者需求的通訊設備,如點字或具備語音報讀功能之設備。
  • 語言障礙者的需求
    • 如需使用輔助溝通設備,必須規劃在撤離時如何攜帶這些設備,或在損壞、遺失的情況下,應如何處理,必要時請保留設備的型號資訊和
    • 若在設備無法運作時,可能需要準備帶有簡短文字和圖示的護貝卡片以便與他人溝通。
  • 智力或發展障礙者的需求
    • 如果可以用行動裝置下載影片,並保持行動裝置充飽電的狀態。
    • 小型帳篷,以減少視覺刺激或提供隱私保護。
    • 準備降噪耳機以減少聽覺刺激。
    • 準備零食點心。
  • 行動障礙者的需求
    • 如需使用電動輪椅代步,盡可能準備輕便的手動輪椅備用。
    • 須讓協助者了解如何組裝、拆卸和操作輪椅。
    • 事先購買電動輪椅、其他充電式輔具的備用電池。
      如果無法購買額外的電池,請事先了解哪些機構、組織或當地慈善團體能否提供協助。
    • 盡可能保持備用電池是充飽電的狀態。
    • 準備備用輔具,如手杖或助行器。
    • 攜帶式打氣筒以供輪椅輪胎使用。如果輪椅輪胎無法防穿刺,請準備補胎工具包或者額外的內胎。
    • 準備備用的輪椅座墊。
    • 請事先與能協助身障者撤離建築物的鄰居溝通。
  • 阿茲海默症、智能及肢體退化障礙者的需求
    • 不要單獨留下,即便是不容易迷路的人在不熟悉的環境或情況下也可能會迷路。
    • 如果需要撤離,請攜帶枕頭和毯子等可以舒適物品。
    • 在避難所請盡量遠離出口,選擇安靜的角落。
    • 如果身障者出現激動的情況,請安撫他,例如可以說「你很害怕,想回家。沒關係,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你。」
  • 其他物品:備用眼鏡、隱形眼鏡、助聽器和電池。

動物往往能比人類更早感知到危險,並可能會在災難來臨之前變得焦躁不安。
當你必須離家避難時,若將寵物留在家中,牠們最終可能會迷路、受傷或遭遇更糟的情況。

  • 為你的寵物植入晶片,並即時更新你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並包含另一位緊急聯絡人之聯絡資訊。
  • 許多避難收容所或飯店不允許寵物進入(服務性動物例外),請事先了解你所在社區和周邊區域有哪些寵物收容所。
  • 和你的鄰居、朋友或親戚討論,確保有其他人可以在你無法照顧或攜帶你的寵物離家避難時,能有人幫助照顧或攜帶牠們一起避難。
  • 你需要考慮特殊寵物,如爬行動物或鳥類的特殊需求。

物資清單

為你的寵物準備緊急避難包,其中包括:

  • 寵物籠或牽繩。
  • 標示寵物名稱、晶片 ID、主人和電話號碼的項圈。
  • 食物及餵食餐具。
  • 藥物、補充劑及特殊醫療用品。
  • 寵物喜愛的玩具、零食和小毯子,可以安撫牠們,減少焦慮感。

你該注意的事

可依照以下方式幫助牠們適應寵物籠:

  • 平常將籠子放在寵物經常出入的地方。
  • 保持籠子開放。
  • 在籠子附近放一些零食,甚至可以嘗試把一些零食放在籠子內。
  • 在籠子內放入一條喜愛的毛巾或小床,讓牠聞起來很熟悉。
  • 注意寵物藏身的地方,以便在需要離開房屋時能快速找到牠們。

特定災害準備

  • 定期與家人進行「趴下、掩護和穩住」的練習:
    在地震中,分秒必爭,如果你的手機收到地震警報或感覺到晃動,你需要立即趴下、掩護、穩住。
    • 趴下:手腳著地。這個姿勢可以保護你不被撞倒,如果附近有庇護物,你可以保持低姿勢爬到庇護物處。
    • 掩護:用雙臂和雙手掩護頭部和頸部。如果附近有堅固的桌子或書桌,請爬到桌子或書桌下面躲避。
      如果附近沒有庇護物,可以爬到室內
    • 穩住:於庇護物處,直至晃動停止。如果庇護物發生變化,做好隨庇護物移動的準備。
    • 隨機應變:如果你在收到警報時無法躲在書桌或桌子下面,你必須適應當時的情境。這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使用輪椅或因肢體障礙而無法採取 【趴下、掩護和穩住】 的身障者應該利用枕頭或手臂保護頭部和頸部,並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彎腰保護自己。請遵循下圖的指示。
  • 將重物如家具或電器固定在牆上,確保易碎品或重物的安全。

地震避難時應採取的安全措施

假設發生了地震,你和家人已經採取了保護措施,如趴下、掩護、穩住,或為有特別需求的人採取了替代措施。
當地震停止後,你需要確認待在室內就地避難是否安全。

以下是你應該採取的安全措施:

  • 檢查家中每個人的狀況,並及時處置受傷者。
    • 找到每個家人的位置,讓彼此知道是否安全或需要緊急協助。
    • 如果有人發生呼吸停止或出血的情況,請參照創傷處置的嚴重出血章節。
    • 切勿移動嚴重受傷的人員,除非他們有進一步受傷的直接危險。
    • 為傷者蓋上毯子保暖。
  • 注意其他危險,例如餘震和海嘯。
    • 大地震後可能會發生餘震。餘震通常沒有最初地震那麼劇烈,但其強度足以造成額外的破壞。即使你一開始確定室內是安全的,餘震可能會導致在室內避難變得不安全。
    • 如果你居住在沿海地區,可能會發生海嘯,事先規劃海嘯警報發生時的安全避難地點。
      當感覺到地面震動時,則可推斷會有一連串危險的海嘯正在逼近。
      如果你住在海岸線附近請盡快撤離到內陸高地或規劃好的安全避難地點。
  • 穿好鞋子:幫助你避免踩到掉落和破碎的尖銳物品而受傷。
    • 請在床下放一雙鞋,以便在災難發生時可盡快穿上。
    • 先穿鞋,再檢查室內外的安全問題。
  • 撲滅小火或疏散到安全地區。
    • 如果無法撲滅火災,你必須立即撤離。
    • 盡量聯繫消防隊,但要理解在發生大範圍的災難時,他們可能無法及時趕到。
    • 若附近有燃氣供應或燃氣管線的地方,請警告你的鄰居。
  • 關閉瓦斯、水電設施。

    • 在發生地震時,你可能會接到關閉瓦斯和水電的指示。

    • 確保家人都知道如何關閉瓦斯及水電的閥門和總開關。

    • 【瓦斯】- 如果聞到瓦斯味、聽到嘶嘶聲或看到瓦斯管線破裂,請立刻打開窗戶帶家人撤離,從外面關閉閥門及總開關,切勿用點燃的火柴尋找瓦斯洩漏點。- 請在室外時才打開手電筒,因為電池可能產生火花,容易點燃室內洩漏的氣體。- 在瓦斯公司檢查你家的設備之前,請勿再次開啟電源。- 如果燃氣被關閉,則必須由專業人員來檢修並重新開啟。

      瓦斯管線
      瓦斯管線

    • 【水】

      • 地震後水源可能會受到污染,在自來水公司告知水源安全之前,最好關閉水源。
      • 事先找到住家的自來水管總開關並加以標記以便識別,確保家庭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它的位置。
      • 有時候閥門可能因生鏽而無法完全關閉。如果無法完全關閉,請盡快更換閥門。
    • 【電力】

      • 電氣產生的火花可能會點燃洩漏的天然氣。確保所有家庭成員知道如何關閉電路開關。
      • 為了安全起見,先關閉所有單獨的電路,再關閉總開關。
電箱開關
電箱開關
  • 檢查建築結構是否有裂縫和損壞。
    • 如果建築物結構受損或看起來可能會倒塌,請立即離開。
    • 請注意破碎的玻璃。
  • 檢查水和食品以及電器是否損壞。
    • 丟掉所有可能變質或受到污染的食物,優先食用容易消耗的食物,例如乳製品。
    • 即使還有電,也不要使用任何損壞的電器,因為可能會引發火災。
  • 檢查壁櫥和櫥櫃:小心開門,因為物品可能會從架子上掉落。
  • 保持街道暢通勿停留災區域圍觀,以免妨礙救援工作。
  • 保持住處周圍區域清潔,包含水溝清淤、清除可能被強風捲起並造成損壞的垃圾。
  • 做好防颱準備,固定你家的門窗、如果你住在低窪地區,請向在地縣市政府取得沙包以避免淹水。
  • 如果你住在撤離區域,請事先聯繫地方縣市政府了解避難援助及相關資源。

制定和演練你的逃生計畫

請按照以下步驟確保你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已經準備好,並知道火災發生時該怎麼做。

  • 繪製住家平面圖,標記所有房間、門窗和逃生路線。
  • 練習在 2 分鐘之內逃出家門。
  • 確保每層樓和每間臥室都有煙霧警報器,並於每年測試兩次。
  • 了解如何使用滅火器、通報消防隊以及在濃煙中逃生等。
    在有煙霧的情況下,練習以壓低姿勢移動,能更快速地抵達逃生口。
  • 選擇安全的戶外集合點,可以是鄰居家門口、路燈下或者某個特定地標。
  • 每年至少進行兩次家庭火災演習,並且在演練,以提高大家的應變能力。
  • 確保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的家人能夠順利通過屋內所有的門及出口。
住家平面圖
住家平面圖

兒童的火災逃生計畫

  • 有孩子的家庭需要制定特別的火災逃生計畫。
  • 孩子們可能會感到非常害怕,需要成人清晰的指示及協助才能安全地逃出家門。
  • 為 6 歲以下無法自行逃生的幼兒制定計畫,確認每個孩子應該由誰負責協助他們安全逃生。
  • 協助孩子們練習自行到達室外集合地點,並教導他們當火災警報響起,但周圍沒有成人時他們應該怎麼做。
  • 教導孩子絕不要返回燃燒中的建築物。一旦出來,就不要再進去了!
  • 教導孩子低身爬行,因為在火場中,靠近地面的空氣比較新鮮。
  • 示範如何用手背檢查門的溫度,如果門是燙的,需使用其他逃生路線。

如何進行家庭火災逃生演練

火災可能在家中任何地方發生,應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進行演習,並練習不同的逃生路徑。請按照以下步驟規畫:

  1. 要去何處: 複習你的安全集合地點。向家人解釋當煙霧警報響起時,他們需要快速離開家門並在安全點集合。
  2. 檢查火災警報器: 與家人一起測試火災警報器,讓他們熟悉警報的聲音。
  3. 進行演習: 讓請家人們回到自己的房間,等待演習開始。請指定成人協助年幼的孩子。接著啟動警報器,開始計時,讓每個人快速到達安全地點。一旦大家都到達安全集合點,停止計時。如果在 2 分鐘內到達,大家都可以獲得獎勵。如果未能在目標時間內到達,讓家人重新嘗試。
  • 發生火災時,先確保你和家人的安全,盡快撥打 119。
  • 和你所在區域的消防隊,詢問安裝煙霧探測器或一氧化碳探測器的相關資訊,有時政府或提供免費或補助安裝的計畫。
火災煙霧警報器
火災煙霧警報器

隨時保持警覺

你無法預測自己在哪裡遇到災難,透過提前規劃能確保你和家人在任何地方都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並擁有必要的緊急避難物資。

不同的地點會有不同的考量與做法,這些地點可能包含:

  • 家庭。
  • 工作場所。
  • 車輛。
  • 定期使用的交通工具,如火車、大眾捷運系統。
  • 學校和托兒所。
  • 教堂。
  • 體育場館和運動場。
  • 娛樂場所,如電影院。
  • 購物區,如商場和零售店。
  • 旅遊地點,如飯店、觀光區。

要為不同地點制定計畫,你需要向建築物管理者取得建築物相關資訊。以下是你需要獲得的資訊:

  • 如何在你所在位置獲取災難警報。
  • 建築物自身的警報系統。
  • 建築物撤離計畫,包括緊急出口。
  • 建築物及管理單位的就地避難計畫。
  • 臨時避難所需的物資。

考慮建築物類型或建築物周圍環境如何影響警報、避難和疏散需求:

  • 針對單層、多層、高層建築,警報系統、疏散路線皆有不同考量。
  • 城市和鄉下地區的撤離會有不同的計畫。
  • 學校、體育場館和商場等建築可能有不同的疏散和避難計畫,取決於建築結構或因應不同類型災難的安全避難地點。
  • 運動場或高爾夫球場等戶外場所:需要制定快速短期避難的具體計畫。
  • 不同的地理環境導致不同的災難型態,如低窪地區易淹水。
  • 移動式房屋或其他未固定在地基上的建築,需要規劃疏散和替代避難地點。
  • 熟悉逃生路線:了解離你最近的緊急出口位置,並規劃其他逃生路線,以防主要出口受阻。
  • 尋找掩護:以防物品掉落,請躲在桌子或堅固家具下方,並遠離文件櫃、書架等可能倒塌的大型家具。
  • 遠離危險區域:背對窗戶和玻璃,遠離外牆。
  • 判斷你的下一步:根據情況判斷應留在原地、就地避難還是撤離。
  • 聽從指示:注意並遵循官方指示。
  • 攜帶緊急避難物資,除非物資受到污染。
  • 請盡量不要搭乘電梯。
  • 下樓時靠右側行走,方便救護人員上樓。

制定避難計畫需要了解很多資訊,請按部就班,盡力而為,你一定能做好!

想要補充或更新資訊,請與我們聯絡